錦囊函授

您好,歡迎來到 錦囊函授:目前已有 401310 位瀏覽過
首頁 > 錄取心得
錄取心得
初等/五等
石○晶
108年初等考試(一般行政) 榮登金榜
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!
只要有強烈的決心,終有一天必會達到目標
 
  在補習班教英文已有15年,因少子化的影響,招生情況不如從前,經濟大受影響,前景堪憂。我想要轉換跑道,渴望有一份穩定、有保障的工作。我不確定要努力多少年才會考上,透過錦囊函授的老師們專業的教導,真的省去我許多摸索的時間。我非常感謝老師們編寫的書籍、講義,或課堂上額外補充的資料,都非常詳盡,使我對每一科,有全面性了解。
 
  從106年底我開始預備考試,除了每天仍有工作、家事,該盡的責任仍要盡之外,每天從早到晚,就是重複循環「看函授課程」、「看考試用書」及「寫考古題」這三項活動。首先,我把所有考試科目的函授課程全都看完,取得初步整體性了解後,將老師講的重點、實例,也全都記在課本上,幫助自己日後複習時,能連結熟記。
 
接下來,就是所有上榜考生的秘訣,課本多讀幾次,不斷做考古題。我購買了各科有詳解的「近十年試題」,做完題目後,若看了詳解仍不明白,會參照課本或搜尋「阿摩試題」。「阿摩試題」上的各路高手解析,大多能使我茅塞頓開,對我幫助也很大。
 
「法學緒論」這一科,對我來說是無窮龐大、繁雜又困難,我花最多時間在它之上,但投資報酬率仍不如其他科,努力了一年還是只有七十多分。原本想考完「郵政特考」後,再分出時間把課程再看一次,後來知道自己錄取了初等考試,就卸下心中的大石頭。至於「英文」,算是自己的強項,就沒有特別練習。另外,這一年依考試的經驗和感覺,「法緒、行政學、公民」的出題越來越靈活了,而且不單涵蓋此科內容,有些題目是課本、歷屆考題根本找不到的。若行有餘力,還可參考其他科目,像「企管、行銷、公共政策、政治學」等。然考的是「五等」,也建議做「四等、三等」的選擇題,因為各科都是無邊無際沒有範圍的,「國、英、公民」,除了做歷屆試題外,還可練習「高中學測試題」。
 
「聖經」上所說:「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!」只要有強烈的決心,堅定持續努力,終有一天必會達到目標,連我這個51歲的大齡考生,拚了一年都能考上了。如今,中年危機成為轉機,轉行成功,何況是年輕的朋友們,有心肯付出代價,就會有路。
 
劉○威
107年初等考試(一般行政)金榜題名
人生的上坡路是最難走的,相信自己能成功,自己就一定能成功!
 
  其實在大學畢業後,準備半年左右就參加普考,但是沒有上榜,礙於經濟上的壓力,所以就開始上班了。上班這7年,有被裁員過,公司也有倒閉過,覺得非常的不穩定,一點都沒有保障。所以後來毅然決定重拾準備公職考試這條路。
 
  自己是以普考為主,但是因為初等考試都是相關的科目,所以也報名試試看。雖然說初等考試最難考上的,因為都是選擇題,每一題都是關鍵,因此競爭會非常激烈由於自己的寫作部分是弱點,所以準備選擇題對我來說,比較有信心。以下是我各科的準備方式:
 
一、國文:依照陽老師的兩本講義書編排,分成40個主題,針對有範圍的主題,例如「應用文」及「文化常識」的部分先著手,先顧好有範圍的部分,其他就做歷屆試題培養國文的語感;「公文」方面也是針對常考的範圍著手。國文沒有訣竅,就是要多做題目練習,慢慢累積實力。
 
二、公民與英文法律的部分當作是「法學大意」一樣在準備;因為自己是在準備普考時,有上過「政治學」的課程,因此政治這部分,就以普考政治學內容為主。主要就是加強「社會與經濟」的部份,做歷屆試題,將常考的重點整理好。
 
三、行政學「行政學」這科是包山包海,範圍很廣,沒有底子的人,可以先看王老師的課,先打基礎。當聽完一輪熟悉後,可以開始看蘇老師的課程,這樣會比較聽得懂。因為蘇老師的兩本行政學課本,補充的東西會更多、更廣,上課也會補充學者新課本的內容記得也要多做考古題,加強課後的理解。近年來題目變得非常活,所以每一個觀念一定都要理解,然後去推論。
 
四、法學大意必須要做好課前預習,課後複習的動作。因為法條是有邏輯連貫的,所以當有不懂的要多聽幾遍。
 
  未來自己還是會繼續準備普考、甚至是往高考邁進。鼓勵大家堅持下去,甜美的果實就在不遠處。當考完試後,心情不要受到影響,繼續努力。國考這條路是真的非常辛苦的,但只要上榜的那一日,就會覺得辛苦是值得的,共勉之。
 
吳○植
107年初等考試(一般行政)高分上榜
選擇良好的讀書環境、有效的讀書方法及完善的課程教授,都十分的重要!
 
  準備國考是一條艱辛的路程。由於時間寶貴,因此選擇良好的讀書環境、有效的讀書方法,及完善的課程教授,都十分的重要。「國文」陽老師用有系統的方式,「四大單元」及「四十主題」的分類,指導我讀書的方向,使我能有效掌握重點,增強實力。「公民」王老師精彩的解說,再加上時事的補充,讓課程更加地有趣。「行政學」有蘇老師豐富的授課內容,及幽默的授課方式,能使人在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到課程的重點。以下是我建議大家的讀書方法,供大家參考:
 
一、勤做考古題、了解考試重點:從歷屆試題中,可以了解出題方向,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實力,增強解題速度,加強自己不會的題目,以求得對課程全面的理解。
 
二、多聽看課程教學、記住所舉實例了解多位老師對課程章節所作的解釋實例,有助於更多方面地了解課程重點,而能夠融會貫通。
 
三、深入精讀、觸類旁通再有固定範圍的科目中,例如:「法學大意」,又可拆分為「憲法、行政法、民法、刑法、訴訟法」,時間足夠的話,建議精讀,以便應付日趨變廣的國考範圍。
 
四、態度積極、持之以恆讀書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,不受一時考試失敗的影響,而喪失考取的信心。對於自己訂定的計劃要有恆心確實做到,切記虎頭蛇尾,間斷讀書的計畫。
 
五、注意自己的健康、作息正常有健康的身體,才能有效率地實行讀書計劃,如果作息不正常,會阻礙學習的步調,而不能有效地吸收課程的內容。
 
  有考取公職的目標,就應該全心的去達成,更應該借力使力,好好地運用自己手中的資源順利考取公職。
 
楊○芊
106年初等考試(人事行政)榮登金榜
人生就像一杯茶,會苦一陣子,不會苦一輩子!
希望努力奮鬥的大家,踏著穩健的步伐,邁向成功的大道!
 
  老子有言:「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;勝仁者力,自勝者強。」國家考試競爭,不可謂不激烈,因此準備之初,不論是心理上的建設,心態的調整,或實際上必備的工具,所需的時間均需規劃完整。首先需認識自己,知己方能勝人,也就是說,知道自己適合哪種讀書方式?適合哪種生活作息?適合哪位老師的講解?才能讓自己安住其中,如此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。以下分享本人的一些淺見,提供給諸位參考。
 
  就考試科目來推估研讀的時間,約莫以一年半為佳,尤其是對放下書本很長一段時間的人來說,一年半真的不長。建議可先從國文、英文開始讀起,國文、英文(較沒底子的話)各讀三個月,反正這兩個科目,考選部也沒有訂考試大綱,就照錦囊編排的書看已很足夠了。因書中已將往年考試趨勢、考試主題搜羅分類過,是有系統的整理,是很好的輔具要多多利用。再來從研讀的書當中,發覺自己哪裡較弱,需要加強;哪裡已經有一定的程度在,可以不要花太多的時間。有空翻翻「古文觀止」中,篇幅較短的文章,那些都是閱讀測驗很好的素材言簡意賅的「論語」也是選擇題的最愛,都要涉略。
 
  如此三個月打底後,你一定會發現功力大增,成功是只有累積,沒有奇蹟的。什麼時候將基礎打牢,什麼時候就奠定上榜的基礎。往後只要稍加複習,就能恢復水準。
 
  再來是專業科目,不論是「法學大意」或「人事行政大意」,都跟法規有關,因為法規常常修改,所以不建議在一年半前就開始讀,大概年初開始讀就可以了。「法學大意」消耗的時間,大概要半年左右,因為其範圍廣,課程堂數也最多,是最花心力的一科,此時就要將考選部公布的命題大綱印一張出來,依照大綱內列舉的項目、出題的比重,分配時間多寡來研讀比重重的兵家必爭之地,說什麼都不能失分,因為這是人人都該會的。其餘歷年試題中,都會看到穿插幾題冷僻的或古怪的題目,那些不會不用太擔心,因為你不會別人也不會,所以不要本末倒置,去追尋那些難題,若行有餘力則可,真沒時間就let it go吧!
 
  「人事行政」大意的考題,相較於以上諸科,本人覺得算是比較四平八穩的,不僅題目短,選項也很簡潔明瞭,真的很佛心。最花記憶力的科目,從頭到尾都是要背的,一開始的「考試法」,直到最後的「退休撫卹法」,包含施行細則等大概二、三十項法規,全部都要背熟,雖然不用一字不漏,但是該記的法規項目,一項都不能少,基本上花三個月的時間點跑不掉。我當初時間沒有掌控好,就影響到往後複習的時間。另外在研讀的時候,一定要多讀幾遍,一遍真的不夠阿!
 
  最後說到公民科,公民大概用一個多月的時間,可以學過一遍,舉凡政治、經濟、憲法、法律、環保、傳媒、心理學等社會學科,皆囊括其中,大至國家民族,小到家庭個人,都能入題,尤其愛搭配時事出題,度其用意,也許是懂得這些的人,才能稱之為公民。
 
  最後整理並提綱挈領一番,以嚮大家:
 
一、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:圖書館安靜、舒適(有冷氣);在家念較隨性、方便,想朗讀時可以念出聲,有助於背誦記憶。
 
二、選擇授課老師:例如法學大意,本人喜歡老師的上課方式,照著法條的條號順序依序講解,不用翻來翻去、跳來跳去,複習時也方便,而且講義輕薄、利於攜帶,亦有利於更新,不用擔心講義上印的是舊法條。老師也發明很多有趣的口訣,讓人印象深刻,並大幅縮短記憶時間。
 
三、善用工具可利用手機APP來幫助學習,本人此次即未買書本的「小六法」,都是利用平板上下載的「小六法APP」來看,APP的好處不但會自動更新法條,還能利用搜尋功能,將類似的條文一併找出真的是一大利器呢。另外有鑑於考試的試卷篇幅有限,因此行與行間的間距非常近,相當不利閱讀,建議可用素色的尺(尺上不能有字)比著看,能將視線變乾淨,提升答題的效率哦。
 
四、時間調配:最好是休息夠了再來上課,假如身體不舒服、體力不佳的時候
,寧願複習或睡覺,也不看課程,修養好了再出發。學習的時間貴精不貴多!在聽不懂的地方,一定要馬上到轉重看,需要筆記的地方,即課清晰不潦草的記載在講義上,省去整理的工作。另外考試時,能儘快作答完畢就儘快作答完。
 
五、料敵從寬,禦敵從嚴:雖說初等都是考選擇題,但該背的原理、原則,仍不可偏廢,例如「法學大意」愛考實例題,是最容易讓人上當的,如果聯想不到對應的法條規則,往往難以正確破解,所以要多做考古題,累積經驗。還有「英文」現在出的題目有時簡單、有時難,像不定時炸彈,雖不會考艱深的文法,但遣詞用字也有向普考看齊的趨勢,真的不能再以初等的標準,等閒視之。至於「人事行政」,建議可以兼看高普考的申論題,從中能看出人事法規的體系架構,從面的角度來了解概況,將對人事法規更有概念。
 
  本人並沒有比別人勤勞,只是知道「教之道,貴以專」的道理。「學之道」又何嘗不是貴以專呢?有人說,人生就像一杯茶,會苦一陣子,不會苦一輩子!希望努力奮鬥的大家,都能讀出自己的一套style,都能踏著穩健的步伐,邁向成功大道。
 
顏○生
106年初等考試(一般行政)榮登金榜
感謝錦囊提供了一流的師資!
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。」同樣的學習也是如此。
所以必須隨時提醒自己,時時振作,時時努力!
 
  孟子曰: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!」同樣的學習也是如此,過於舒服安逸的環境,反而會使人不思進取,所以必須隨時提醒自己「茍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!」時時振作,時時努力,感謝錦囊提供了一流的師資。以下試各科準備方式:
 
一、國文
(一)字音:難度大約是高中程度,可以拿函授課本教材來複習。
(二)字形:以「錯別字」的方面出現,如果有記錄常見錯別字的話,這個分數
也很好入手。
(三)字意:一字多意的狀況下,如果不熟,可以做個「樹狀圖畫」背誦。 
(四)賀辭:可分「壽喪職業生子」之類,課本有做整理也不會很難。
(五)公文:以趨勢來看,佔了大概三題左右,然後範圍並不算大,算是可以有
效拿分的投資。
(六)閱讀:算起來是佔最大比例的類型,同時投資在這裡,對於未來高普考也
有所幫助,這個的麻煩點在於範圍過大,很難準備,但是優點在於練起來後,鑑別度就上來了。如果對這感覺很困難,又沒時間的話,可以看柳宗元的「寓言」和白居易的「諷諭詩」入手
 
二、公民與英文
(一)公民:公民的範圍非常大,而且出題老師的題目也很刁鑽,個人感覺是拆分成不同學科,再學習那些學科,順便學公民比較好我是拆成「法學、行政、企管、課外知識」。法學可以和另一個考科「法學大意」合併,老師會在黑板上抄補充知識,可以說是獲益良多。行政學部分,因為有要準備高普考,就和考科「行政學、政治學」一起複習,這部分我是看吳老師、王老師的課程。企管類的題目,則是和台電等國營事業一起準備。課外知識部分,就只能充實自我,多看新聞雜誌,所以說公民再複習其他科的時候,其實就複習到了,而且有時候不會寫的題目,別人也不會寫,更有可能送分。
(二)英文:單字部分就拿出7000單字」來背,大概綽綽有餘。閱讀部分,初等的英文閱讀主要是看選項找答案,只要找的到,能判斷對錯就可以了,而且文章字數也不多,可以很快找到答案。
 
三、法學大意可分為「民法、刑法、行政法、憲法、其他」
(一)民法:佔最大比例的就是民法,而且理論、法條兼有,算是最需要準備的科目,感覺「數字」算是一等戰區。接下來就是條文題,因為民法法條很多又雜,算是高鑑別度的地方。
(二)憲法:經常會跑出一些「大法官解釋」或「憲法」硬挖一條出來考,好處是只看增修條文,上完老師的課後,對大法官解釋會有了解,可以穩穩拿基本盤,且花費時間不會很多。
(三)行政法、刑法:兩科的佔分比例不算多,但還是有固定幾題會出現,所以不能放棄,法學大意和行政法能互相連貫,算是相輔相成。
(四)其他:通常只能靠大量的翻條文來克服,因為有時候就是差在這裡,就差了一兩分。
 
四、行政學大意:雖然說是行政學,可是感覺包山包海,有偏「政治學、公共政策、公共管理」等的理論性考題,也有偏「地方制度法、公務員服務法、公務員懲戒法」等的法規性考題,像這次便有一道題目即屬於企管的範圍。所以說行政學大意算是最難準備的科目,因為出題老師出的範圍,並不侷限於行政學的考古題,所以寫考古題不能侷限於行政學上,才有辦法避免錯很多。
 
上一頁 1   2   3   4   5   6   7 下一頁
身心關愛專案